這是一座

 

被塔克拉瑪干沙漠

 

吞噬了上千年的神秘遺址

 

它是《鬼吹燈》中

 

詭譎的精絕古城

 

但現(xiàn)實(shí)往往比小說更加離奇

 

當(dāng)考古學(xué)家踏入這片廢墟時

 

發(fā)現(xiàn)儲藏室的糧食顆粒未動

 

未拆封的文書整齊碼放

 

房屋旁的狗至死都被拴在木樁旁

 

不知為何

 

城內(nèi)的人們像是在一夜之間

 

突然消失了

 

(請橫屏觀看,如今這里已成廢墟,攝影師@尚昌平)

 

 

 

如今只留下

 

一場斷壁殘?jiān)?/p>

 

一片枯死的胡楊林

 

以及史書中的一個名字

 

精 絕

 

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它為何突然出現(xiàn)?

 

又為何突然沉寂?

 

漫漫黃沙之下

 

究竟掩埋著怎樣的謎團(tuán)?

 

01 

 

精絕初現(xiàn)

 

-西域精絕王國-

 

① 一則傳聞

 

“北方的黃沙里

 

掩埋著巨大的財(cái)富

 

烈日下找尋

 

水會為你指引方向”

 

20世紀(jì)以前

 

有一則神秘傳聞

 

流傳在昆侖山腳下的集鎮(zhèn)

 

雖然只是人們平日聊天的談資

 

卻有人對此深信不疑

 

(和田地區(qū)大巴扎,圖片來源@Alamy)

 

 

 

那是一位生活在鎮(zhèn)子內(nèi)

 

名叫伊布拉欣的磨坊主

 

他沿著河流北上百余公里后

 

走到了盡頭

 

一片林立著門柱與朽木的廢墟

 

在他干涸的眼中浮現(xiàn)

 

(沙漠中出現(xiàn)的尼雅遺址,攝影師@劉玉生)

 

 

 

至此

 

故事變?yōu)楝F(xiàn)實(shí)

 

傳聞中的那片黃沙

 

正是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攝影師@沈久泉)

 

 

 

指引方向的那條河流

 

名為尼雅河

 

它自昆侖山而下

 

往北深入塔克拉瑪干

 

最終消失于黃沙之中

 

(請橫屏觀看,尼雅河發(fā)源于昆侖山脈,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內(nèi)流河,攝影師@丁和)

 

 

 

河流盡頭的那片廢墟

 

則是傳聞中“財(cái)富”的所在

 

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端的

 

尼雅遺址

 

(尼雅遺址位置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遺址中的一片木簡

 

昭示了這個地方曾經(jīng)的真名

 

精 絕

 

(尼雅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寫有“精絕”二字的木簡,圖片來源@國際敦煌項(xiàng)目/大英圖書館,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這個記載

 

與史料不謀而合

 

此地正是漢代西域地區(qū)

 

精絕王國的所在

 

(出自《漢書·西域傳》)

 

 

“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

 

一段被黃沙

 

掩埋了千年的往事

 

自此展開

 

(請橫屏觀看,尼雅遺址俯瞰,攝影師@丁?。?/p>

 

 

 

② 一份囑托

 

“在我去世后

 

請把這塊護(hù)膊

 

隨我一同埋葬”

 

吩咐完手下之后

 

精絕國的國王

 

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以上的離別場景雖是想象

 

但這位國王的墓中

 

真的隨葬著這樣一件織錦護(hù)膊

 

(護(hù)膊出土?xí)r綁在墓主的手臂上,攝影師@劉玉生)

 

 

 

這塊錦究竟有何種魔力

 

能讓一國之主如此看重?

 

一切都要從

 

一位使者的到來說起

 

公元前138年

 

來自西漢的使者,張騫

 

奉命出使西域

 

聯(lián)合大月氏共擊匈奴

 

(瓦當(dāng)上記錄了漢朝大一統(tǒng)的功績,圖片來源@劉眾&視覺中國,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經(jīng)營

 

漢宣帝設(shè)立西域都護(hù)府

 

西域諸國自此受中央王朝管轄

 

精絕王國

 

便是其中之一

 

(請橫屏觀看,西域都護(hù)府中的西域國家,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這里的人們

 

世代生活在尼雅河流域

 

距今3、4000年前

 

他們循尼雅河北上

 

到達(dá)了沙漠深處的尾閭地帶

 

這里地勢開闊、水流平緩

 

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理想家園

 

(尼雅河上游的濕地,攝影師@鄔海鋒)

 

 

 

尼雅河流程不過200余公里

 

全年水流量也僅有2億立方米左右

 

遠(yuǎn)比不上塔里木盆地其他內(nèi)流河的輝煌

 

但它卻有一個其它沿河綠洲

 

所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

 

那就是位置

 

由于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間地帶

 

當(dāng)你在絲綢之路南道上前行

 

尼雅河的綠洲

 

則成為了一處必須補(bǔ)給和休整的腰站

 

(絲綢之路上的精絕國,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蒙古人種、歐洲人種、印度-阿富汗類型人種

 

不同的種族在此混雜

 

他們在漫長的歲月里沿河北上

 

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國度

 

(混雜的種族特征,是地處亞歐結(jié)合帶的古代新疆大地上早期居民的共同特征,攝影師@阿迪力·那的爾)

 

 

 

此時的精絕國

 

人口僅有三千余人

 

卻也擁有完備的管理結(jié)構(gòu)

 

可謂是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精絕王國的人員結(jié)構(gòu),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為了更好地管理西域

 

西漢政府在絲綢之路沿線

 

設(shè)軍隊(duì)在此駐扎,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保障商旅往來和后勤供應(yīng)

 

(司禾府印,是漢朝在西域屯田的見證,攝影師@劉玉生,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

 

中原的生產(chǎn)技術(shù)與文化

 

一同來到了精絕

 

代表中原最高紡織水平的織錦

 

一時風(fēng)靡王國上層

 

(精絕貴族流行用織錦制作服飾,攝影師@劉玉生&劉眾&動脈影&丁俊豪,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精絕王室成員們

 

也效仿中原的做法

 

在禮物上寫下漢字互贈對方

 

(贈禮木簡,圖片來源@國際敦煌項(xiàng)目/大英圖書館,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就連孩子們的“小學(xué)課本”

 

也開始與中原接軌

 

(《倉頡篇》是秦漢王朝時期全國通用的識字課本,攝影師@劉玉生,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處于絲綢之路節(jié)點(diǎn)的精絕王國

 

在交流中日益強(qiáng)盛

 

作為回報(bào)

 

王國自然也要協(xié)助漢朝退敵

 

那是一次中原對南羌的軍事行動

 

作為中原王朝的盟友

 

精絕王國也參與了這場作戰(zhàn)

 

戰(zhàn)役大獲成功

 

這塊織錦

 

便是對精絕王的賞賜

 

(南羌可能是漢代甘肅西部至青海地區(qū)的羌族,這次戰(zhàn)爭被記錄在了織錦之中,攝影師@劉玉生,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也許

 

這是精絕王心中最卓越的功勛

 

他將這塊織錦制成護(hù)臂

 

伴他長眠

 

他相信

 

在五星的照耀之下

 

精絕王國與漢朝能夠永遠(yuǎn)昌盛

 

(星河下的沙漠,攝影師@Tenpercent_)

 

 

 

但他不會想到的是

 

在他去世后

 

無論是哪一方

 

都難逃覆滅的命運(yùn)

 

緊鄰著老國王的棺槨

 

埋葬著另一對國王夫妻

 

但他們的死因

 

卻預(yù)示著一場災(zāi)難

 

(精絕王室墓地M3男女墓主,攝影師@劉玉生,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

 

男主人的耳后至頸下有刀痕

 

女主人面部充血、頸骨離位

 

據(jù)此推測

 

男主人很可能死于一場武力沖突

 

女主人則死于頸部的外力束縛

 

(該墓葬中出土的錦枕,其中的“王侯合昏”代表著漢代曾與精絕王國有過和親,墓中男女可能就是和親中的主角,攝影師@柳葉氘&動脈影,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東西漢交際之時,王室動亂

 

中原王朝自顧不暇

 

自然無力顧及西域地區(qū)

 

失去了監(jiān)管的西域各國

 

開始了無止盡地互相攻伐

 

小國寡民的精絕

 

自然難逃滅亡的命運(yùn)

 

吞并它的

 

是東邊崛起的強(qiáng)國

 

鄯善(古樓蘭)

 

(樓蘭古城遺址,鄯善國的前身為樓蘭古國,攝影師@姜鴻)

 

 

 

這對夫妻

 

可能就是死在了這場動亂中

 

精絕王國最輝煌的時代

 

也隨著他們的離世一同落幕

 

(尼雅王室墓地M3開棺現(xiàn)場,攝影師@劉玉生)

 

 

 

王國覆滅后

 

精絕成為了鄯善王國下屬的一個州

 

凱度因州

 

生活還要繼續(xù)

 

這里仍是精絕子民們的家園

 

但有兩個人

 

竟準(zhǔn)備逃離這里

 

 02 

 

王的審判

 

-鄯善王國的法與情-

 

夜色已深

 

大漠在月光的映射下

 

依稀可以看見幾個移動的身影

 

那是一對男女

 

和一匹滿載行李的駱駝

 

這趟旅途注定兇多吉少

 

因?yàn)樗麄兗磳⒋┰降?/p>

 

是“死亡之?!?/p>

 

塔克拉瑪干沙漠

 

(沙漠中的駝隊(duì),攝影師@滕洪亮)

 

 

 

他們?yōu)楹尾幌吧kU

 

也要離開這里?

 

故事還要從不久前說起

 

這位名叫薩迦牟云的男子

 

愛上了鄰居的妻子,妙可

 

不久,鄰居意外去世

 

薩迦牟云與妙可便互生情愫

 

(沙漠中的情侶,攝影師@吳英淦)

 

 

 

但按照當(dāng)時的法律

 

丈夫亡故后

 

妻子必須回歸她的母系部族

 

并由部族族長重新安排婚姻

 

薩迦牟云與妙可的“自由戀愛”

 

則不被社會認(rèn)可

 

為了追求愛情

 

兩人決定離開家園

 

私奔至沙漠的另一端

 

龜茲國

 

(龜茲古城的蘇巴什佛寺遺址,攝影師@李文博)

 

 

 

幸運(yùn)的是

 

他們成功抵達(dá)了龜茲國

 

并在那里購置房產(chǎn)、生兒育女

 

但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

 

仍然渴望著回歸故鄉(xiāng)

 

(這是薩迦牟云在龜茲國的購房契約,攝影師@遺產(chǎn)君,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六年之后的一天

 

從遙遠(yuǎn)的鄯善國

 

傳來新任國王登基的消息

 

薩迦牟云與妙可意識到

 

回家的時刻來了

 

他們攜家?guī)Э?/p>

 

回到了鄯善國

 

將自己的經(jīng)歷如實(shí)上報(bào)給了新國王

 

也許是被他們的愛情所感動

 

國王不僅親自接見了他們

 

還下令將他們送回原來的住所

 

(新疆民豐縣沙漠中的駱駝客,攝影師@郝沛)

 

 

 

但好景不長

 

薩迦牟云一行剛回到家

 

便接連惹上了

 

三場官司

 

第一場官司

 

是妙可娘家所在的部族

 

起訴收回妙可和她的子女

 

這場審判驚動了國王

 

他和十七名官吏一同到場聽審

 

(鄯善國時期,部分重大案件國王會親自聽審,并組織由官吏構(gòu)成的陪審團(tuán),攝影師@肖怡寧,制圖@西瓜&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但薩迦牟云并不慌張

 

因?yàn)楦鶕?jù)律法

 

當(dāng)他們從外地來到鄯善的那一刻

 

他們便歸屬于這里的國王

 

(出自鄯善王國馬伊利王6年1月10日判決書)

 

 

“若是逃亡者從外城來到王的自己的領(lǐng)域,他們歸王所有”

 

既然他們屬于國王

 

那妙可的家族

 

自然沒有權(quán)力再控制他們

 

第一場官司

 

就這樣取得了勝利

 

半個月后

 

第二場官司打響了

 

這次是有人懷疑薩迦牟云

 

殺害了與其一同逃亡龜茲的伙伴

 

但由于缺乏實(shí)質(zhì)證據(jù)

 

薩迦牟云再次獲勝

 

第三場官司

 

則是薩迦牟云主動提出的訴訟

 

他向國王狀告妙可的父親

 

一直在騷擾他們一家

 

并索要妙可的彩禮錢

 

好在有國王的支持

 

這場鬧劇很快就被制止

 

(出自尼雅29號遺址KI637木牘)

 

 

“如果屬實(shí),請制止他們。將不再受理因妙可之緣故而對薩迦牟云的起訴”

 

薩迦牟云的勝訴

 

背后依靠的

 

是鄯善王國嚴(yán)格的律法制度

 

由于處在沙漠腹地

 

這里的水源受到嚴(yán)密管控

 

每個人用水都有配額

 

超出部分將會受到巨額罰款

 

(尼雅澇壩遺址,澇壩周圍有樹木環(huán)繞,攝影師@劉玉生)

 

 

 

同樣

 

樹木在這里也是珍貴資源

 

若是有人不經(jīng)允許砍伐活樹

 

則需要經(jīng)受對應(yīng)的懲罰

 

(樓蘭遺址出土的佉盧文木簡中規(guī)定了砍樹的懲罰,有學(xué)者認(rèn)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森林保護(hù)法)

 

 

“凡砍伐一棵活樹者,罰馬一匹。伐小樹者,罰牛一頭?!?/p>

 

葡萄種植與釀造

 

是這里的支柱產(chǎn)業(yè)

 

專門設(shè)有收取酒稅的酒局與稅吏

 

如果敢拖欠葡萄稅

 

就要罰15頭駱駝

 

(葡萄種植至今仍是南疆地區(qū)的重要產(chǎn)業(yè),攝影師@沈橋)

 

 

 

不過葡萄酒是如此美味

 

薩迦牟云聽說有位同事

 

竟然偷偷喝掉了征來的酒

 

(出自《新疆出土佉盧文殘卷譯文集》第567號簡牘)

 

 

“稅吏蘇祗耶在彼屋內(nèi)將酒浪費(fèi),應(yīng)免去彼稅吏之職 ”

 

薩迦牟云也成為了當(dāng)?shù)氐墓倮?/p>

 

7年間他盡職盡責(zé)

 

得到了王子的賞識

 

王子贈予了他房產(chǎn)、田地、牧場

 

甚至還有一座葡萄園

 

(請橫屏觀看,精絕地區(qū)居民生活場景示意,制圖@西瓜/星球研究所)

 

 

 

一切是那么美好

 

這些苦心經(jīng)營來的幸福生活

 

卻戛然而止

 

就在某一天

 

薩迦牟云與家人

 

連同精絕城的所有居民

 

都突然消失了

 

 03 

 

失落之城

 

-精絕消失之謎-

 

這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這座城市為何會被廢棄?

 

會是自然原因嗎

 

作為精絕城的母親河

 

也是唯一的水源

 

今日的尼雅河早已在這里斷流

 

可以說城市的荒蕪

 

必然與其有關(guān)

 

(尼雅河古河道,攝影師@張磊)

 

 

 

但當(dāng)我們仔細(xì)觀察這片廢墟

 

你會發(fā)現(xiàn)

 

真相遠(yuǎn)沒有這么簡單

 

從遺址周圍的樹木

 

和厚厚的淤泥堆積來看

 

在城址廢棄當(dāng)年

 

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并非如今這般糟糕

 

(尼雅遺址周圍的胡楊樹林,攝影師@沈橋)

 

 

 

再仔細(xì)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

 

房屋里不僅有大量囤積的糧食

 

重要的官府信件也都被

 

封存在罐內(nèi)埋入土中

 

(尼雅遺址木牘出土現(xiàn)場,攝影師@劉玉生)

 

 

 

另外

 

在一座房屋遺址旁

 

甚至有一只被拴在門口的狗

 

顯然主人離開時已顧不上將它帶走

 

導(dǎo)致它最終被活活餓死

 

(尼雅遺址房屋細(xì)節(jié),圖片來源@國際敦煌項(xiàng)目/大英圖書館)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一切都在表明

 

人們匆匆逃離了這里

 

他們究竟在躲避什么呢?

 

遺址出土的文書中

 

曾多次出現(xiàn)過一個陌生的名稱

 

蘇毗(Supis)

 

(遺址出土的文書中,大量記載了蘇毗人對精絕地區(qū)的入侵活動)

 

 

“蘇毗人之威脅令人擔(dān)憂,汝等不可疏忽”

 

“現(xiàn)應(yīng)注意和警惕蘇毗人... ... 請從速派其他戍卒來”

 

“彼有一奴仆... ...被蘇毗人搶走”

 

顯然精絕當(dāng)年

 

曾受到蘇毗人的巨大威脅

 

也許是收到了敵人即將攻來的消息

 

城內(nèi)的人們不得不在短暫時間內(nèi)

 

快速收拾有限的財(cái)物逃跑

 

只給敵人留下一座空城

 

(尼雅遺址與離去的駝隊(duì),攝影師@沈橋)

 

 

 

如果說居民的離去

 

是為了躲避戰(zhàn)亂

 

那么在戰(zhàn)爭過去后

 

為何沒有人再回到這里呢?

 

一種可能是戰(zhàn)爭中

 

無法避免的死亡

 

(尼雅遺址中散落的人骨遺骸,圖片來源@國際敦煌項(xiàng)目/大英圖書館)

 

 

 

在尼雅遺址的南部

 

有這樣一座奇怪的城

 

不僅位置隱蔽

 

城內(nèi)也十分空曠

 

簡直是應(yīng)急避難的絕佳場所

 

(據(jù)出土文書記載,這座城可能是國王臨時安置難民的場所)

 

 

“去年,汝因來自蘇毗人的嚴(yán)重威脅,曾將周邦之百姓安置于城內(nèi)..."

 

不幸的是

 

城門和地面有火燒的痕跡

 

也許這座藏身之地

 

并沒有幫助精絕居民躲過劫難

 

入侵者最終找到了這里

 

并一把火將城門燒了個精光

 

(被火焚燒的尼雅城南門,圖片來源@浙江文藝出版社《樓蘭尼雅》)

 

 

 

那為何沒有新的居民

 

遷入這座城市呢?

 

另一種可能是

 

交通價值的下降

 

在尼雅遺址以東

 

有一座名叫安迪爾的古城

 

同樣在戰(zhàn)爭中遭到了毀滅

 

但它在不久之后

 

重新繁榮起來

 

(圖為安迪爾古城中的佛塔遺址,尼雅河以東的安迪爾古城在廢棄后,至唐代一度恢復(fù)居民活動,攝影師@丁和)

 

 

 

但精絕卻沒有這份機(jī)遇

 

戰(zhàn)爭與環(huán)境的惡化

 

讓原經(jīng)精絕的交通路線被逐漸廢棄

 

比尼雅河向沙漠延伸更長的

 

安迪爾、克里雅等河岸

 

成為新的絲路節(jié)點(diǎn)

 

噩夢成真

 

失去了居民的城市

 

河流逐漸枯竭

 

田畦慢慢干裂

 

綠洲家園淪為沙漠

 

(荒涼的尼雅遺址,圖片來源@國際敦煌項(xiàng)目/大英圖書館)

 

 

 

也許是塔克拉瑪干的沙海

 

切斷了生命之泉

 

也許是他國的鐵騎

 

踏破了城墻

 

又或許是商路的改道

 

抽離了文明脈搏

 

不論原因?yàn)楹?/p>

 

這個曾扼守絲綢之路

 

南道咽喉的綠洲城邦

 

最終在風(fēng)沙中沉寂

 

(被沙漠吞沒的尼雅遺址,攝影師@鐵丐/李朝陽)

 

 

 

幾百年過去

 

當(dāng)玄奘取經(jīng)東歸路過

 

只見周圍蘆草荒茂

 

精絕早已不復(fù)存在

 

(出自《大唐西域記》卷十二,此處的“尼壤城”僅為精絕故地南部、于闐王國東部的邊防城市,精絕已消失)

 

 

“... ...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澤中。澤地?zé)釢?,難以履涉。蘆草荒茂,無復(fù)途徑... ...”

 

在這之后

 

再無史冊提及它的存在

 

風(fēng)雨將它侵蝕

 

砂礫將它湮沒

 

最終只剩一個

 

遙遠(yuǎn)而又離奇的傳說

 

(風(fēng)沙中的尼雅佛塔遺址,攝影師@丁和)

 

 

 

本文創(chuàng)作團(tuán)隊(duì)

 

撰文:黃太極

 

圖片:夏雪    設(shè)計(jì):西瓜    地圖:陳志浩

 

審校:蘇楠&松楠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李鐘鳴

 

審核專家

 

中國人民大學(xué)考古文博系 陳曉露副教授

 

注:

 

[1] 第一章開頭的傳聞描述經(jīng)過了藝術(shù)加工處理,并非與現(xiàn)實(shí)完全一致。

 

[2] 關(guān)于尼雅95MNI墓葬區(qū)中M3與M8的埋葬順序尚存爭議,本文采用的是M8先于M3埋葬的觀點(diǎn)。

 

【主要參考文獻(xiàn)】可上下滑動查看

 

[1]林梅村. 沙海古卷——中國所出佉盧文書[M]. 文物出版社,1988.

 

[2]王炳華. 精絕春秋:尼雅考古大發(fā)現(xiàn)[M]. 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

 

[3]劉文鎖. 走進(jìn)尼雅——精絕古國探秘[M]. 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03.

 

[4]孟凡人. 尼雅遺址與于闐史研究[M]. 商務(wù)印書館,2017.

 

[5](英)奧雷爾·斯坦因. 尼雅遺址與安迪爾遺址[M].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20.

 

[6](英)奧雷爾·斯坦因. 踏勘尼雅遺址[M].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20.

 

[7]王炳華. 樓蘭尼雅[M]. 浙江文藝出版社,2023.

 

[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95MNI號墓地M8發(fā)掘簡報(bào)[J].文物,2000,(01).

 

[9]侯甬堅(jiān). 西昆侖出山徑流尼雅河與尼雅聚落[J].西域研究,2009,(01).

 

[10]劉潔. 漢晉時期西域精絕國與貴霜、蘇毗關(guān)系考略[J]. 山東社會科學(xué),2015,(04).

 

[11]段晴. 薩迦牟云的家園——以尼雅29號遺址出土佉盧文書觀鄯善王國的家族與社會[J]. 西域研究,2016,(03).

 

[12]李后強(qiáng), 李海龍. 尼雅古城廢棄原因探析[J]. 中華文化論壇,2021,(02).

來源:文明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