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貿易戰(zhàn)到被稱為“廣場協(xié)議2.0”的“海湖莊園協(xié)議”發(fā)布,這背后是否暗示著美元體系陷入了困境?


2024年11月,被稱為“海湖莊園協(xié)議”的一份報告正式發(fā)布,這份報告旨在通過高關稅、美元貶值、債務置換與多邊貨幣談判、安全保護費等手段,重構全球經濟治理格局。


2025年7月5日,在“2025中美貿易戰(zhàn)略重構研討會”上,12位國內高校專家學者圍繞“‘海湖莊園協(xié)議’對全球經貿重構的影響與中國應對”展開深入探討。多位專家對“美元體系的內在困境”做了分析和解答,并回答了美國金融權利能否被撼動這一關鍵問題。研討會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京報社和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xié)作組聯合主辦。


美元的金融地位并非由貿易差決定


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黃新飛教授指出,美元地位的核心邏輯不取決于美國貿易的順逆差,而是由制度輸出能力、軍事安全承諾與資產穩(wěn)定供給三者構成。


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黃新飛教授在研討會上發(fā)言。攝/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黃新飛表示,美元儲備地位的內在困境,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儲備貨幣地位后,美元向全球提供流動性的同時,也必然造成持續(xù)的貿易與經常賬戶赤字,“美元的需求和美債的需求不是出于貿易平衡,而是出于戰(zhàn)略、避險和國家安全的角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務部部長、文瀾特聘教授錢學鋒進一步強調,美聯儲的加息路徑、美債的利率結構與新興市場資本流動構成了支持美元統(tǒng)治地位的“內生穩(wěn)定器”。


美國推行貿易保護和貨幣安排的根本動機在于修復制造業(yè)空心化,維持技術壟斷地位。然而,這種策略的實施并非易事,“關稅和貨幣安排看似可行,但實際操作存在很大的政策難度和不確定性”。錢學鋒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黨委書記薛熠教授則補充指出,“海湖莊園協(xié)議”的實施可能導致美元資產的拋售潮,但目前美債國內持有量超過國外,即便美元指數走弱,美債收益率上升,也不一定會引發(fā)市場預期的劇烈反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黨委書記薛熠教授在研討會上發(fā)言。攝/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薛熠表示,因為美國依靠軍事實力、政治穩(wěn)定和金融體系完備性,形成了其“囂張的特權”,也就是以極低成本融資的能力,這是美元霸權的根基之一。


為何關稅和順差難以改變貨幣格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院院長王俊教授指出,高關稅政策雖然短期內可能收窄美國的貿易逆差,但長期無法根本改變貿易結構和產業(yè)空心化問題?!懊绹Q易逆差是剛性上漲,尤其是消費主導型經濟形態(tài)和剛需產品需求,這種需求短期內無法通過制造業(yè)回流得到滿足?!?/p>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院院長王俊教授在研討會上發(fā)言。攝/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錢學鋒認為,單一的貿易政策難以撼動貨幣格局,必須在宏觀層面實現多政策協(xié)同。他援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貿易政策要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yè)政策、競爭政策等協(xié)同配套”,“必須把匯率等問題結合起來理解”,指出要真正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和匯率安排,需要在貿易、財政與貨幣政策之間構建聯動機制。


黃新飛分析稱,即便貿易平衡發(fā)生變化,國際貨幣權力分布也未必隨之改變。全球主權財富基金、養(yǎng)老金等機構投資者之所以將美元資產視為安全港,并非因為美國經濟表現優(yōu)異,而是因為制度黏性。


薛熠進一步解釋,“海湖莊園多邊協(xié)議”中提出的美元貶值、美債置換等手段,試圖通過長期國債需求穩(wěn)定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但這些措施一旦真正實施,將面臨美元資產預期貶值與金融市場反應的復雜局面。


就此而言,要打破以制度供給和戰(zhàn)略避險為核心的貨幣格局,需摒棄單一關稅或貿易順差工具,從財政、貨幣與產業(yè)政策協(xié)同入手,才能為貨幣體系調整奠定制度基礎。


制度秩序的再平衡:金融多極化的現實難題


錢學鋒表示,全球貨幣治理格局不會因短期博弈而快速重構,必須依靠制度性的替代路徑,需要技術、治理能力和法律基礎三者協(xié)同推進。如果“海湖莊園協(xié)議”將中國排除在多邊貨幣談判之外,短期內中國可能會遭受經濟和產業(yè)的負面沖擊,尤其在電子電氣設備、金屬冶煉和運輸設備制造業(yè)領域損失較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務部部長、文瀾特聘教授錢學鋒在研討會上發(fā)言。攝/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尤其是在單邊施壓加貨幣貶值的組合政策下,中國在交通運輸設備、機械設備和電子電氣設備制造業(yè)的損失會更大。錢學鋒表示,無論在什么樣的政策設定下,中國制造業(yè)的很多行業(yè)都或將受損,尤其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等戰(zhàn)略性高科技領域,受損的程度可能是最大的?!斑@是我們做的嘗試性的定量分析”。


王俊提到,美國正試圖打造“美元+黃金+數字美元”的新型全球貨幣錨體系,如果中國希望參與國際金融秩序重構,必須提出系統(tǒng)性的制度選項。因此,中國應通過跨境人民幣結算、自由貿易協(xié)定區(qū)和“一帶一路”等戰(zhàn)略布局,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薛熠補充說,當前的貿易爭端逐漸演變?yōu)樨泿艖?zhàn)爭,各國相繼進入幣值貶值通道,這不僅是金融競爭,更是制度性競爭。人民幣要突破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需要建立自身的安全資產屬性和金融制度話語權。


換句話說,金融權力歸根結底是制度話語權的爭奪,若無有效替代性金融治理機制,撼動美元霸權只能等待歷史契機。


新京報記者 肖隆平

編輯 鄭偉彬

校對 趙琳